近年来,随着网约车聚合平台的迅速发展,不少网约车司机通过此类平台增加了订单量。然而,一些聚合平台未经用户同意,擅自将乘客的订单转售给其他平台,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司机的利益,还可能引发安全隐患。以下是关于这一现象的具体分析和建议。
司机遭遇“阴阳账单”
深圳的一位网约车司机赵强(化名)反映称,他在6月底接到一笔从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到深圳市交通警察支队车辆管理处的远途拼车订单。乘客支付了84.34元,但赵强最终只收到了61.12元。赵强怀疑这笔订单被平台转给了另一家平台,后者抽取了一定比例的佣金。
此前,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网约车分会会长顾大松曾公开一组订单数据。其中一个例子显示,乘客支付了98.11元,而司机实际仅获得了52.17元,中间有26.65元的差额无法解释。
订单转卖问题频发
近期,网约车平台转卖订单的问题屡次曝光。部分聚合平台未经用户授权,暗中将乘客的订单转售给其他平台。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各个平台的层层抽成,导致司机实际收入与乘客支付金额之间的差距显著增大,形成了所谓的“阴阳账单”。
抽成比例与监管措施
2022年,交通运输部启动了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企业的抽成阳光行动,要求主要平台公司设定合理的抽成比例上限并对外公布。当时各大平台公布的抽成比例上限大多在18%至30%之间。但现在,一些订单经过多次转手后,抽成比例超过了30%的红线,有的甚至达到了50%以上。
司乘双方权益受损
订单转卖不仅导致司机收入减少,还可能延长他们的工作时间,增加安全隐患,并易引发司乘纠纷。对于乘客而言,这种行为也可能导致服务质量和安全问题。
行业呼吁有效监管
针对订单转卖问题,业内人士呼吁行业主管部门加强监管,规范平台抽成比例,并设定转单次数和佣金上限,以确保网约车司机获得合理的收入。部分地方政府已经采取措施,例如宁波市六部门联合约谈网约车平台和聚合平台,要求禁止转卖订单和违规抽取佣金;广州市也召开了相关会议,强调平台需依法经营,禁止订单转卖。
总结
订单转卖现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需要通过有效的监管措施来保护司机和乘客的权益。司机自身也应该增强法律意识,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随着行业监管的加强和相关法规的完善,网约车市场有望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