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写字楼的需求逐渐增加,尤其在一线城市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然而,供应量增长的速度往往跟不上需求量的增长,导致部分城市的写字楼空置率下降,租金上涨。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写字楼的供需关系在不同城市、不同区域存在差异。一线城市的中心区域和新兴商务区对写字楼的需求不同,租金水平也有所差异。
2024写字楼产业分析报告写字楼作为商业地产的一个重要类别,与商业活动密切相关,是从事金融、贸易、高新科技等行业的人们集中办公的场所。有研究机构的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的甲级写字楼空置率分别为16.9%、18.6%、18%、24.5%,均较去年底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今年上半年,上海写字楼市场净吸纳量21.9万平方米,同比下调31.6%;新增供应量52.9万平方米,同比增加264.9%;租金下降至每月每平方米272.6元,部分写字楼运营商主动小幅下调租金,以期占据更多市场。

根据世邦魏理仕数据,2023年上半年,写字楼新租需求中,专业服务业需求已经上升至与金融机构相近水平,分别占总新增需求的18%和20%,而专业服务业的新增需求中,咨询及律所占比较多。
在供需关系失衡的背景下,部分城市的写字楼空置率持续走低,租金则不断上涨。然而,一些新兴区域或非核心区域的空置率仍然较高,租金水平相对较低。不同城市和区域的写字楼市场存在差异,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选择合适的区域进行投资和开发。同时,在一线城市的核心区域,写字楼的租金和价值仍有上涨空间,但竞争压力也将逐渐加大。
深圳办公楼市场结构性需求改善1月12日,仲量联行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3年深圳甲级办公楼录得新增供应约104万平方米,仅去年第四季度就有7个新项目竣工入市,将深圳甲级办公楼市场空置率推高至25.5%。尽管面临较多新增供应压力,但需求的相对改善促进了存量项目去化。仲量联行预计,深圳办公楼市场稳健复苏,2024年深圳预计将有约130万平方米的甲级办公楼新增供应入市,但需求的结构性改善将承托大量新增供应压力。
租金方面,2023年深圳甲级办公楼市场呈现摸底徘徊态势,租金的进一步降低带动成本型搬迁增加,一定程度降低了业主压力。截至去年四季度,租金环比下降约2.5%,较上一季度跌幅有所收窄,一方面得益于需求的结构性改善,另一方面则要归功于量价轮换租赁策略的效果初步显现,部分标杆性核心项目租金水平有所企稳。

2023年广深两市录得大宗资产交易总额约232亿元,其中广州128亿元,深圳104亿元,较2022年有所萎缩。两市成交总量中办公楼板块占比仍然最高,买方多为自用型企业和政府区域城投公司。
华南区投资与资本市场部总监卢盛表示:2024年将有更多政策出台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从需求端和供给端稳定房地产市场,推动行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上海写字楼市场现状2023年上海写字楼市场共录得18个新增供应,共计110.6万平方米,同比上升31.1%。分区域看,主要供应来自于北外滩、前滩、真如和花木等板块。
行业新增需求方面,金融业仍稳稳占据榜首,租赁面积新增量占总体比例达到19%,这一数据与去年基本持平,进一步细分的话,资产管理类、证券和基金为全年租赁活跃度最高的三大子行业。
专业服务业取代TMT行业排到了第二位,新租赁面积占比达到14%,较去年增加了6个百分点,其中广告、咨询、律所的需求占比较高。
根据《2023年上海市私募股权创投行业发展报告》,去年,上海的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向上海市“三大先导”产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的资金规模领先全国,预估接下来投资机构还将继续关注前沿科学、未来产业领域。
写字楼发展方向当前,写字楼行业积极引入建筑自动化、楼宇智能化等新技术,不仅节省了成本,而且改变了传统写字楼治理模式。同时,写字楼行业积极拓展市场,引入虚拟社会丌物联网等新技术,丰富了写字楼客户的体验,也推动了写字楼市场发展。
科技的发展和新兴行业的涌现,写字楼的客户需求逐渐多样化。除了传统的金融、贸易、制造业等需求外,互联网、科技、媒体、创意产业等新兴行业也成为了写字楼的重要需求来源。随着社会对绿色环保和智能化发展的关注度提高,写字楼行业也开始注重这些方面的发展。绿色建筑、节能减排、智能化物业管理等成为写字楼发展的重要趋势。
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和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写字楼行业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写字楼行业将更加注重客户需求和品质,绿色环保和智能化发展也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