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年轻人逐渐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他们愿意为品牌溢价和精神文化买单,对
家居服不再局限于睡衣的单一认知,对舒适性、时尚性及社交属性的需求也逐步显现。近年来在这种消费趋势下,家居服市场的消费潜力和动力被激发,推动了家居服产业升级,家居服市场销量也快速增加。人们对家居服的需求提高,同时也对家居服品牌有了更高期待。
家居服指在家中休息或操持家务会客等,穿着的一种服装。特点:是面料舒适,款式繁多,行动方便。
家居服产业链上游为包括面料、辅料等原材料供应商和印染等工艺的加工厂商;中游为家居服设计生产品牌商,包括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下游为零售渠道。产业链的核心在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零售渠道。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现在慢慢把目光聚焦在如何更好的享受生活,家居服体现的是讲究的生活态度。家居服是由睡衣演变而来的,现在的家居服早已摆脱了纯粹睡衣的概念,涵盖的范围更广。
如今,中国服装已深度融入世界发展。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表示,我国年产服装700多亿件,占全球一半以上。内销市场规模4.5万亿元,占全球销量40%;2022年,服装出口额182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31.7%。依托配套和创新能力、规模与体系优势,中国制造已成为全球服装品质和数量的保障。

2023年,面临需求不振等复杂问题,中国服装仍彰显出发展韧性,逐步复苏。从零售端来看,服装消费复苏趋势确定性较强。1月份至10月份,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达到11126.0亿元,同比增长10.2%;穿类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7.6%;服装出口总额达1331.6亿美元。
近两年,随着“新零售”升级,中国的服装行业正在悄然发生着转变。95后、00后成为了新生消费主力军,生长环境优渥的他们受前卫节目的影响,在服装的消费观念、意识以及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因此新的市场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中国服装行业正在不断做新的突破。
在大数据、5G、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随着C2M的兴起,智能制造等应用技术将更加成熟,个性化定制业务将不断优化,以满足公众对表达自己和追求个性的内在需求。特别是随着消费的70、80、90、00等年轻化转移,个性化定制需求会更加明显 ,这将是一个持续增长的市场。
目前,年轻消费者正逐渐成为主要的消费力量。高端和低端消费市场稳步增长,中间市场逐渐萎缩。同时,中国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发生了变化,消费更加理性,消费者越来越年轻、个性化、国际化,更加注重产品质量,满足个性化需求。这为服装企业的品牌重塑和新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随着人们消费能力的提升,家居服的巨大市场能量逐渐呈现在世人面前。据业内人士介绍,中国家居服年消费额已逾百亿元,年增长率超过30%,成为了服装行业中增长最快的品种。
越来越多的服装生产厂家,包括原来做文胸、保暖的内衣企业,纷纷不约而同地把目光盯上了
家居服。短短十几年,全国专业及兼业生产家居服的企业数量超过了千家,并形成了初步的“企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