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器材市场分析:中国健身器材市场规模已经突破600亿

出版日期:2023-10-07
浏览量:823
近期,2023年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简称“体博会”)呈现出健身器材行业智能化的新趋势,为产业上下游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许多健身器材制造商正在积极采用智能技术,一方面扩展健身场景,以满足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借助新技术改革,不断拓展发展边界。

根据统计数据,2021年中国健身器材市场同比增长15%,达到546.5亿元,创下历史新高,比2015年增长近200亿元。在中国,健身器材行业品牌化转型正在加速,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2021年,广东省38家规模以上的健身器材制造企业实现了89.40亿元的营业收入。到了2022年,中国健身器材市场规模已经突破600亿元。
健身器材市场规模
在全民健身理念日益普及的背景下,健身器材行业正积极迎合智能化发展趋势,不断推出智能产品,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增长,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体育产业正在快速扩展,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支柱。全球体育产业在2013年的总产值达到7.5万亿元,并且根据普华永道的数据,2014年至2019年期间,全球体育产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7.4%,产业增长呈现出相对稳定的趋势。预计在2020年至2025年期间,全球体育产业的年增长率将达到6.4%。

随着电子商务平台日益成为人们的日常消费习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依托大数据,深度融合线上和线下销售渠道,构建全渠道销售模式。健身器材由于体积大、运输成本高、购买频率低以及售后服务需求较高等特点,因此线下体验店与线上引流相结合的模式可以促进企业升级转型,实现线上和线下的快速融合,最终实现从客流到现金流的转化。未来,线上和线下的深度融合将成为健身器材市场发展的关键方向。

根据数据,中国的体育消费市场规模约为1.5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至2.8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3%。城市体育消费可分为七大板块,包括体育用品、健身休闲、体育培训、体育彩票、体育旅游、体育文化和体育观赛。其中,体育用品和培训消费占据市场份额的大部分,而体育旅游、观赛和文化消费由于需求减少等因素,市场潜力较小,仍有待挖掘。
体育消费市场规模
体育运动正逐渐从一种兴趣消费演变为一种生活习惯。这促使大众对体育休闲活动的需求从简单的“有地方可以运动”逐渐演化为“有好的地方可以运动”。深圳好家庭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佳华表示,未来,全民健身的智能场景将更加多元化。

以前,健身器材行业主要关注产品的性价比,这是决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然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注意力转向了多元化的体育场景开发,以适应市场多样性需求。

近年来,好家庭已在全国各种公园和社区建设了300多套室外智能健身房,实际用户达到500万人,累计使用人次超过4000万次。

体育用品行业的发展推动了各类小类别和分支市场的增长,而健身器材作为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行业的一部分,其消费市场随着体育用品产业市场的增长逐渐扩大。目前,中国城市家庭平均每百户仅拥有4套健身器材,覆盖率不到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健身器材包括室内和室外健身器材,前者安装在室内供人进行锻炼,包括跑步机、健身车、动感单车和各种力量训练器材等;后者则是在室外安装并供人进行锻炼的设备,包括各种户外健身器材。随着全球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健身器材行业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发布,如《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和《“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实施方案》等,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和动力。在政策的引导下,全民健身设施的智能化和智能化升级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健身器材行业的主要消费市场位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由于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全球主要的健身器材生产地逐渐向亚洲国家转移,其中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健身器材出口国。未来,欧洲和亚洲将成为市场的主要增长点,随着富裕人口对更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他们将成为主要的健身器材消费者。

健身器材行业市场机遇分析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总经济师叶定达指出,数字化已经成为体育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强调了政府在引导和支持方面的重要作用,将传统的体育内容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是实现行业的快速发展的关键方向。

在当今互联互通的时代,人工智能的应用影响了各个领域,健身器材行业也不例外。舒华体育品牌总监倪元峰认为,智能化为健身器材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硬件与内容制作以及用户服务的融合提供了机会。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不断提高,健身器材行业将继续迎来快速增长。各国政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这将促使更多人参与体育锻炼,推动全球健身器材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明确提到了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加强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加强科学健身指导、推动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的任务。该规划还鼓励采用新技术,如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以创建智能健身场景,并加速相关产品的开发。

可以看出,科学健身、创新推动和新技术将是健身器材行业的未来方向。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支持下,智能健身设备逐渐取代传统室外健身器材,各大健身器材制造商近年来也在智能健身产品领域不断创新,推出了室外多功能健身房、景观健身凉亭、智慧体育公园等受欢迎的产品。

政策方面,国家不断加大对健身器材行业的支持。例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等政策文件的出台为行业提供了有力支持,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未来,国家还将继续出台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这将有助于健身器材行业进一步拓展市场,实现壮大。

健身器材行业正在积极拥抱智能化,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健身器材将成为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为用户提供更智能、更个性化的健身体验。同时,政府的政策支持也将继续推动行业的增长和壮大。

相关报告

版权提示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 Copyright © 2019-2024 Market Monitor Global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